首页 » 母婴育儿 » 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「关于静以修身的例子」

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「关于静以修身的例子」

duote123 2024-11-07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

静以修身的身是身体的意思,在这里代表我们自身的修养。也就是说,在我们安静下来的时候,才可以整理自身的修养,不管我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,都是需要自己安静下来的,如果自己是一颗浮躁的心,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?

只有你自己的内心特别的安静,你才可以体会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?

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「关于静以修身的例子」 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「关于静以修身的例子」 母婴育儿

静能修身出处

静能修身是出于诸葛亮《诫子书》,意思是静以修善自身,俭朴以淳养品德。  

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「关于静以修身的例子」 静以修身的身什么意思「关于静以修身的例子」 母婴育儿
(图片来自网络侵删)

2、原文  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  

先修身后明明德的例子

1) 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诸葛亮

2)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:勿发脾气。——爱默生

3) 凡建立功业,以立品为始基。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,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。——徐世昌

4)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。——夸美纽斯

5) 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——孔丘

6) 历史使人贤明,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,数学使人高尚,自然哲学使人深沉,道德使人稳重,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。——培根

7)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,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。——培根

8) 峣峣者缺,皎皎者易污。《阳春》之曲,和者必寡,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——范晔

9) 有真道德,必生真胆量。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,必是心中有鬼,必是品行不端。——宣永光

10) 骄谄,是一个人。遇胜我者则谄,遇不知我者则骄。——申居郧

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事例
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出自诸葛亮《诫子书》,强调恬静以修善自身,俭朴以淳养品德。这既是诸葛亮一生清廉自守的深刻总结,更是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,成为千古名句而为后世所称道。

诸葛亮(181年—234年),字孔明,号卧龙,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他一生公忠体国,事必躬亲,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除了对蜀汉政权功绩卓著之外,诸葛亮在廉政方面也为时人所称道,为官员们做出了表率。

诸葛亮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写到:“成都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顷,子弟衣食,自有余饶。至于臣在外任,无别调度,随身衣食,悉仰于官,不别治生,以长尺寸。若臣死之日,不使内有余帛,外有赢财,以负陛下。”这不仅是诸葛亮的一份家庭财产收入的申报表,更是他一生廉洁从政的真实写照。

诸葛亮一生克勤克俭,不愿为了私利而消耗蜀汉的物力、财力,在病危时留下遗嘱:“葬汉中定军山,因山为坟,冢足容棺,殓以时服,不须器物。”

这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魏时期是难能可贵的,更体现出诸葛亮为官节俭、力戒奢华的高贵品质,也为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以身作则、从我做起,大力弘扬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、珍惜粮食的优良作风,自觉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