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市妇幼保健院有早教课程吗
宜昌市妇幼保健院设有早教中心,提供面向0-6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课程。课程内容涵盖语言认知、运动能力、社会情感、艺术创造等方面,旨在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。早教中心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和贴心的服务环境,为婴幼儿提供安全、健康、愉悦的学习空间。有兴趣的家长可通过预约的方式,带宝宝体验早教课程,帮助宝宝健康成长。
孩子不定心,学习易走神是什么原因
在我的教学过程中,也遇到过很多学习易走神,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,这些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同特征,只要对症下药,就能慢慢改变这种状态。
首先,寻其原因。孩子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,先要观察一下,引起他走神的原因是什么?是心中有什么顾虑?还是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学习上?看看孩子心中所想,帮助孩子解答疑虑。

其次,专注力练习。
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,让孩子形成习惯,这是训练之首;每次让孩子做的事情持续的时间由短到长,最多不能超过半小时;专注力训练的前提是做孩子喜欢的事情,比如玩具拼装,或者读一本感兴趣的书籍;再就是家长的耐心陪伴。
再次,家长的影子。孩子学习没有专注力,家长首先看看自己。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,如果自己做事情就没有专注力,那就找到了根源,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。若要孩子做到学习专注,家长就要做到做任何事情有专注力。
对于孩子来说,专注力培养会对孩子一生有重大的影响,家长不能掉以轻心。
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我是一名有一儿一女的宝妈,毕业于教育类专业。喜欢读书,喜欢孩子。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,我们一路携手,共同成长。
孩子不定心,学习易走神是什么原因?
一般来说,孩子学习的分心走神,不是故意的,是他自己控制不住。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,答对了,得到肯定和鼓励,尝到了被认可的良好感觉,就有可能在这次经历中形成一个积极的条件反射,就是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会自动的兴奋,在这种状态下,注意力就会集中,不会轻易的走神分心,记得就快,记得也牢,有着一件不经意的事情,就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天才,步入优秀者的行列。
如果在某次出现失误,被嘲笑,批评,就可能形成消极的条件反射,一到学习的时候就分心走神,听不进课,知识不能有效掌握和吸收,成绩也会逐渐下降,从此成为一个所谓的差生。
无论家长和老师,应该注意一些细节,防止厌学情绪的发生。
前两天跟朋友聊天,她说总觉得儿子有点怪:
我每次带孩子去早教中心上课,别的孩子都在认真的听老师的指令,只有自己家孩子总是‘开小差’。
突然滚过去的一个球,甚至飞进来一只苍蝇,都能轻易的把孩子注意力吸引走。
但有时候又能一个人看蚂蚁搬家一个多小时,怎么拉都不肯回家。
他总是和别的小孩不一样,真不知道我是不是该带他去看医生……
朋友这番话让我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“科学怪咖”达尔文。
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或发明家,在小的时候都容易被周围的人不理解,觉得他很怪。
比如我朋友的儿子,其实并不是孩子怪,而这恰恰说明了孩子的观察力非常好。
很多父母可能都忽略了,甚至不知不觉间做了一些破坏孩子观察力的事儿。
但观察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,真的很重要!
观察力是任何孩子学习的基础,观察敏锐度足够的孩子能察觉环境的变化,在必要时作出适当的反应。
这种能力关乎到孩子未来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成就,更是奠定想象力、创造力、逻辑思维等能力发展的基础。
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观察力特别好的表现时,千万别错怪了孩子!
这些“怪癖”是观察力好的表现
喜欢新颖和移动的东西
就像文前说的那个朋友家的孩子,有些表面看起来可能我们都觉得这个孩子的专注力不好,但其实不是这样的。观察力好的孩子,更容易注意到新颖的、移动的东西,也更易被这些新鲜事件吸引。
喜欢观察细小的东西
一副画里,画了一颗苹果树,还画了一个伸手去摘苹果的人。如果问一个成年人画上画了什么,多半会回答“一个人在摘苹果”;
如果问一个孩子画上画了什么,可能给出的答案是“苹果上有个小黑点”。这就是孩子观察力的特点,先从细节处观察。
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没能按照大人的思维给出正确答案,就否定了孩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,反而,我们该庆幸,孩子的观察力很棒呦~
总是盯着一个事物发呆
这也是孩子观察力的一个特点:格外喜欢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甚至盯着它发呆。
其实早在新生儿期,孩子就会观察人脸了。孩子在清醒时,不管是谁的脸凑近他,他都会好奇地看着这张脸。
而随着孩子视觉的发育,他对越来越多的事物产生了兴趣,如果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盯着某个东西“发呆”,或对某一件事格外着迷,也说明孩子的观察力好。
偶尔搞些小破坏
总有些妈妈抱怨:“养娃太累!”一个不留神,可能家里什么东西就被弄坏了。
比如杯子被打碎、遥控器的按键全被抠掉、刚收拾好的玩具又被散落一地……
其实,这不是孩子闹腾,而是观察力发展的需要,这正说明了孩子对于观察的渴望度极高,而且观察力不错呢
父母常做的2件事,最容易破坏孩子的观察力
当孩子饶有兴趣的时候,父母随意打断
我们是不是经常在孩子饶有兴趣的时候这样做:“来,宝贝,喝点水”;“别玩了,该吃饭了”...
我们总是有意无意间打扰了孩子正在专注于观察的事情。但孩子观察一个事物的时间,保持在15分钟以上,最有利于观察力的发展。
所以,在这段时间内,一定不要打扰孩子的观察行为,比如叫孩子吃饭喝水、呵斥孩子观察的时候弄脏了衣服等。这时打扰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游戏,更是打扰到了孩子观察力、专注力的发育关键!
禁止孩子的观察
像小石子、枯树枝、沙粒等一些小东西都是天然的最好的观察品,寻找和把玩这些小物品,是锻炼孩子观察力非常好的一种方式。
比如,当孩子手里握着一个小石子的时候,他可以观察到这个石子不同侧面的形状,它的颜色、质地、粗糙度,它在不同光线背景下的反光……这些不同的特性都可能被孩子轻易地观察到。
所以,与其禁止他接触这些“脏兮兮”的东西,不如尊重孩子发现和收集这些东西的爱好,满足孩子对观察的需求。而不是“这个脏不许动”“那是垃圾快放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