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向老人讲解和传授育儿知识
小玖窝妈咪来回答。
“我就是这么把你养大的!”,我婆婆气冲冲的对玖爸说道,满是委屈。
我想大多年轻父母都遇到过类似情况,大多数老人没有形成真正的育儿观念,有的只是养儿观念。这些通常是从上一辈人或当年的老同志、老朋友的经验中获得的,许多养儿方式为什么是这样,他们并不十分清楚,只是过来人都是这么做的。

而年轻的父母在这个信息获取异常便捷的时代,都会从育儿书或育儿APP上获取育儿知识,形成属于自己的育儿观。
这样,隔代育儿的矛盾是一出接着一出。
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才能向长辈友善并有效的传达你的育儿知识呢?玖妈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点:
一、有效沟通
在育儿的问题上要与家里的老人进行有效沟通,首先要掌握三多原则“多请示,多奉承,多感恩”。无论是亲妈还是婆婆,一定要把敬老爱幼的功夫做足了。在沟通过程中需特别注意:①尽量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;②尽量在没人的场合,切不可当众驳斥;③要坦诚以待,要讲时机。
二、曲线救国
(1)请医生说
可以在宝宝去体检或看病的时候带上老人,并主动问医生一些育儿问题。医生说的话比做小辈的劝老人一百遍都有用。
(2)请老师说
当老师就孩子问题提出请家长帮忙的时候,老人一般都会很用心。所以,不妨拜托老师在老人接送孩子的时候,和她多沟通孩子教育中的问题。
(3)请熟人或亲友说
请其他家有孩子的熟人说,老人一般都相信熟人或亲友的经验,如果你周边有你认同的养育经验的家庭,而他们的孩子又带的不错,那老人一定相信他们的话。
三、共同学习育儿知识
邀父母和长辈一起学习正确的育儿方法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请老人一起去听听育儿讲座或一起上早教课,专家的指导更有说服力,便于老人接受。一般家庭没有这样的条件,可以选择一起看一些育儿节目或育儿视频。建议不要自己私下手机看,可以投放到家里的电视上。这样有两个好处:一是可以让老人感觉得你对于养育好孩子的拳拳之心,沟通更容易被接受;二是投放到电视上,不管老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,都能听进去一两点正确的育儿知识,时间久了,潜移默化的,自然影响老人的育儿行为。
俗话说的,好老小孩儿,老小孩儿。人一旦上了年纪,思想观念都是比较固执的。再加上她们认为自己有丰富的育儿经验,所以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。年轻的父母因为接受了很多现代科学的育儿知识,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就难免与老人发生理念上的冲突。
所以年轻的父母在这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备,这是一个需要很大耐心的事情。除了耐心的进行沟通,别无他法。切不可因一时冲动与老人闹翻了,毕竟老人帮你带孩子是情分,而非义务,我们没有理由对老人横加指责,还可能因此产生隔阂,为以后的沟通造成更大的障碍。
我们可以给老人多看看育儿方面的书籍或者这方面的电视视频,有条件的可以多带老人一起去参加育儿知识的讲座。这个年纪的老人一般都比较相信权威专家的说法。通过与讲座专家和其他参会老人、父母的交流,增加老人对现代育儿知识的理解。同时通过现实当中的实际例子,来使老人明白传统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未来带来的危害,慢慢的让老人消化新知识,转变旧观念。
如果真的无法说服老人,那就只有父母自己来带孩子了,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,不仅会给平时还要上班父母,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。还会导致与老人亲情的疏远。但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,也只有不得已而为之了。
水深不深只有试试才知道
——HA小马过河HA
哪些早教品牌比较好的,有推荐吗
我是金牌早教师,作为一位有8年一线早教教学经验的老师,对早教行业有一定的了解。目前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几乎都是商业盈利机构,而早教机构并非刚需,它只是创造了一个可以进行亲子互动、孩子社交的场所,而这样的需求不选择早教机构也是完全可行的。
比如周末带孩子接触大自然、坚持与孩子读绘本、进行运动等等。
所以早教是必须的,而早教机构并非必须。
特别是在国外,欧美国家并没有过多的早教机构,更为普遍的是有刚需的托育机构。
但如果家长有钱有时间有心,选择一家早教中心也未尝不可,关键是该早教中心的师资及管理水平如何。
现在大大小小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,宣传形式眼花缭乱、师资力量参差不齐,教材五花八门,给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上造成困扰。不少家长表示:各早教机构办学理念均不相同,价格更是高低不一。是不是价格越高的早教机构就教得越好呢?还是一味的跟风,别人报什么我们就报什么?其实,并不能简单地用价格标准来衡量早教机构的优劣,而应该慎重考量以下几点:
1、环境设施:
一般早教环境设施都比较“高大上”,家长豪华休息室、咖啡机、电脑、娱乐区等等,但是孩子尤其是婴幼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?首先应该是安全、卫生、可靠的。比如中心的视觉设计是否有童趣、硬件设施是否无毒可靠、器械设施是否科学安全等等。
2、师资力量:
很多挂着外资品牌的机构,老师并不是这个专业领域毕业的,而往往只有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才能更懂得孩子的心理、富有爱心和耐心。有的老师是非专业类的某某大学毕业,有的机构甚至鼓吹老师的英语口语,但这些老师未必懂得孩子的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敏感期,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更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引导,也不能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。
3、课程设置:
宝宝每个年龄段的能力发展是不同的,因此各阶段早教课程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。举例而言,如果是0-2.5岁的宝宝,课程会侧重动作思维的发展,着重培养感知运动、音乐及口语表达、社交互动;如果是2.5-3岁的宝宝,课程会针对入园适应的相关问题,着重培养精细动作、语言表达、情绪调试、习惯规则等;如果是3-6岁的宝宝,课程会针对科学认知、语言发展和人际交往,着重培养学习能力、语言能力、社会交往、行为习惯等能力发展,为幼升小做准备。因此,家长在选择早教中心的时候要考察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分龄,每个阶段的课程侧重点应遵循儿童的能力发展有所不同。
4、办学资质:
早教中心是否有合格的办学许可证?早教中心建立的年数与口碑如何?是否出现过加盟商停业跑路的情况?这些综合要素都需要家长慎重把控。
咯咯亲子——0-3岁陪伴式教育倡导者
咯咯亲子是0-3岁婴幼儿陪伴式教育领域内容生产商,为0-3岁宝爸宝妈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、居家育婴师提供系统性的育儿解决方案。科学陪伴、省时省心、每天都有新成长,是我们追求的目标;
0-3岁是宝宝打下坚实基础的人生阶段,在这个阶段真正在未来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英语的学习、编程的练习、钢琴的培养,而是在运动、语言、智商、情商上的夯实和积累;
基于此,我们为家长们准备了1500节小课,这些小课是咯咯亲子团队基于科学、系统的教育知识,针对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「大运动、精细运动、语言、认知、社会行为」五大关键要素悉心打造,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家长,将育儿过程变得既简单,又美好;
更多内容请关注咯咯亲子微信公众号。在这里,玩游戏,学早教。
我自己就是从事培训行业的,但是,我不推荐早教机构,原因如下:
大部分所谓的早教机构,对,是大部分,不是全部。挂上几个专家的名字,开几个讲座吸引生源,然后搬了一大堆国外的早教理论回来了,给一些小年轻快速培训一下,就直接上岗了。
这样的早教你确定有用?除非你的目的是花钱找一些孩子,陪孩子玩,那当然没问题。
最后,送你一句话“父母的陪伴,就是最好的早教”
早教品牌推荐蛋壳当家机器人,蛋壳当家作为一款具有独立性格可运动的教育交互机器人,通过它来帮助孩子学习,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,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。就比如在与孩子一起做游戏、背课文的过程中,它能有效地通过你问我答或符合孩子天性的、生动的方式,来引领孩子们探索和学习新知识。
你认为最好的育儿/早教书籍是哪几本
您好宝妈,这个育儿和早教书籍有很多,要看您宝宝具体多大年龄。像我儿子现在刚刚一周多点,还不是太懂看书或者听故事这些,拿着书就是把玩,但是我也会抽时间给他讲,我家现在的书籍有:《我爸爸》、《我妈妈》、《大卫不可以》、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、《小蓝和小黄》、、、当当网畅销书榜单有好多推荐,不过我现在更多的是看和听一些教妈妈如何和孩子沟通、交流和引导宝宝成长的书籍,比如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骞的《妈妈知道怎么办》,以及上个月参加了一个金宝贝启蒙的“幸福妈妈读书会”,每天一本书,采用听书和大咖讲解的方式学习一些育儿方法和技巧,我感觉特别好,每天晚上收拾完,孩子睡了以后就躺在床上听,既能缓解一天的疲劳也能学到知识,如果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也能买来自己再详细的看,希望能帮到你。
我是在老婆怀孕期间,她的领导给她推荐了微信读书app和《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》和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两本书,随后我就开始阅读,一直保持着每周阅读5小时的状态,读了4年的育儿书籍,也不知道读了多少本育儿书,反正挺多的。
读育儿书对我来说还是很有用的,首先我和老婆都有阅读,所以交流起孩子教育理念比较一直,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一致。
《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》是老外写的教育书籍,老外写的书如果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手记就都还不错。像卡尔威特教育也是说老卡尔如何培养小卡尔的,还有《爱弥尔》也看了,这是卢梭假想自己如何培养孩子。这类国外书写得很不错的,不过国内人写的也挺好,还是看国人写的吧,毕竟更符合咱们的生活环境。
国内的陪伴孩子成长的书超级多,我看过的就有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尹建莉,是作者教育女儿的集锦以及教育心得,语言平实。还有《别以为你懂孩子心》周令渝,《我送女儿上常青藤》李军,《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》赵丽荣,《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》付小平,《育儿基本:找到好方法,轻轻做爸妈》高志宏,《我不是天生的天才:草根妈妈的18年教育手记》徐菊香,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》王芳这些书都是我看过的,我很喜欢的育儿书籍。
我比较喜欢看父母带着孩子的育儿心得,都是各自父母的经验汇总。当然我也看了一些经典书籍像《蒙台梭利早教》,《正面管教》,《父母的语言》这些都是经典,可惜感觉和我不搭调……
还有一种我管叫做说教类的,就是一篇篇文章搭起来的,教导我们要包容,倾听,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啥的,整个就是鸡汤文。育儿书就是只要感觉用不上,直接不用看了,不仅浪费时间还没营养。
最后,我还看了两本不是育儿书的书籍,是讲心理学的,我特别喜欢。一本是《为何家会伤人》和《爱为何会伤人》,里面不断谈到一个观点,成年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,我还想让女儿再在童年受伤吗?所以它激励我要多花时间好好陪伴童年的孩子!
你好,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
育儿书真的是太多了,数以万计,关键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,对感兴趣的书可以通过百度,知呼或书评来了解
那这里我介绍我接触的几本好的育儿书供你参考
一,林文采博士的《心理营养》,这个书的好的地方就是提到了我们成长需要的五大心理 营养,五大天性,和孩子和先天气质业型,可能有效帮我们在 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给孩子需要的爱。
二,《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,怎么听孩子才肯说》这一本的图文结合,偏技巧和实用性。特别是考虑了孩子的感受和行为之间的联系。
三、尹建莉老师的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这个是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标记性书了,也符合我们中国的文化。
四、科恩的《游戏力》孩子天性就是喜欢游戏,游戏的好处太多了,可以很好的提升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和质量,通过游戏方式教育孩子。
五、陈鹤琴先生的《家庭教育》,这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本家庭教育著作,现在读来依然有很强的可参性,可读性。
其他的:无条件养育,如果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,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,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。。。也是不错的书
这里想说的是,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,按着其中的理念方式方法去用才是关键。
好的,回答完毕,希望对你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