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综合便民 » 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「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意思」

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「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意思」

访客 2024-09-23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

感谢答题机会。

孔圣人有弟子三千,颜回是孔子的学生,是七十二贤之首,孔子将这种喜欢溢于言表,丝毫不加以掩饰,在那么多的弟子中孔子为什么单单最喜欢颜回呢?

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「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意思」 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「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意思」 综合便民

首先,颜回不仅仅学习刻苦,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,颜回的聪明往往表现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一点就透,甚至是做到活学活用,往往表现的有点大智若愚。孔子就曾经说:“回也如愚,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”子贡也称赞颜回聪明,说颜回是“以一知十”而自己却只能是“以一知二”,一个学生既好学又聪明,怎么能不得到老师的喜欢呢?

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「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意思」 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个怎样的人,怎样做到那样的心境「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意思」 综合便民
(图片来自网络侵删)

其次,孔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家时,被困在山野里,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,很多学生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,就连子游与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动摇了,只有颜回是孔子坚定的支持者,颜回认为老师的大道不行是因为那个世道出现了问题,“不容然后见君子”,也就是说君子之道在混乱的世界里得不到应用,不是君子不好,而是因为世道不好。这样一个理解自己的坚定的支持者,孔子能不喜欢?

其三,颜回是一个按照孔子所教导的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人,可以说完全符合了孔子对于“仁”的要求,所以孔子毫不吝惜的将“仁”归于颜回。

拿现在的话说,颜回是孔子的超级粉丝,如果你能让你偶像知道你是他的超级粉丝,你离成功就不远了。

“宁为成功找方法,不为失败找藉口”就是颜回的学习态度[呲牙][呲牙][呲牙][呲牙][呲牙][呲牙][呲牙]

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还住在简陋的巷子里,由于辛劳勤奋头发都白了,他虽然小孔夫子三十岁,但却英年早逝。有人问孔子:“你的这些个学生当中谁学习最勤奋呢?”孔子回答道:“颜回好学,但是他很久以前就去世了,现在没有好学的学生了”。

我们生逢太平之世,衣食无忧,身体健康,却仍有太多的郁闷;颜回贫困窘迫,多病短寿,又生不逢时而处乱世,可他内心却喜悦充满。这就是凡人与圣贤的差距。圣贤并非天生,凡人通过努力学习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,也能达到圣贤境界。当然,这需要配合以正确的方法,及将其贯彻到底的决心。颜回乐学好问,从老师那里求得“克已复礼”的方法,立即依之实践,并最终因此体证了儒家的最高境界一“仁”,完成了自我精神的升华、净化。他那远超常人的豁达心境,即是这博大境界的流露。什么是 “克已复礼”呢?简单的讲,就是不断反省内心,扫除其中不符合道德、情理的过度欲望,做到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。

为什么“克已复礼”能使人“归于仁”呢?按照儒家的观点,每个人的心中本来具有圣贤的境界,只不过在追名逐利时生起的欲望覆盖了它。一日我们幡然醒悟,将心力由驰求外物转为返观自心,即可分辨出这些欲望,进而扫除它。扫之又扫,欲尽情空,本有圣贤境界自然显现无余。有人会觉得:为成圣贤而放弃眼前诸多现实的享受,不是太得不偿失么?可心平气和地想想,我们最终所求,不正是快乐吗?而圣贤之镜本身就是一种快乐。一个人虽拥有名色财势,却不快乐,他是否算是幸福?又是否算是成功呢?我们中有些人拥有财富、地位的,希求更多更高;已经够多够高的,则担心失去;不担心失去的,又觉得空虚,没有一刻不在烦恼中。如此说来,我们所珍视的名利带给我们的快乐,远远不及短命、贫困的颜回从圣贤之境中得到的!

另外,达到圣贤之境界确实要扫除对财富、名位等的过度欲望,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财富、地位等本身。颜回安贫乐道是圣贤,孔子求闻达于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,同样是圣贤!因此,他们的境况虽不同,却同样获得了内心的康宁!

标签:

相关文章